【報稅攻略2024】 把握最後網上報稅寬限期!用盡供樓利息扣稅額 慳稅慳到盡!
一年一度報稅期又到!中原按揭為大家整理好關於供樓利息扣稅的常見問題,希望幫大家慳稅慳到盡!
2024報稅時間表
納稅人類別 | 截止日期 | |
紙本報稅 | 網上報稅 | |
一般人士 | 6月3日 | 7月3日 |
獨資業務東主 | 8月2日 | 9月2日 |
供樓利息扣稅常見問題
Q:供樓利息扣稅的年期及扣減額是多少?
A:目前居所貸款利息扣稅期20個課稅年度,最高扣減額為每年$10萬。為配合政府支援有新生子女的家庭,由2024/25課税年度起,若然納稅人的同住子女於2023年10月25日或以後出生及符合有關指定資格,居所貸款利息將可額外獲得$2萬扣稅額,扣除期為19個課稅年度。
課税年度 | 居所貸款利息扣稅上限 |
2024/25起 | 基本扣除限額 $100,000 |
額外扣除限額 $20,000 (適用子女於2023年10月25日後出生之納稅人士) | |
合共 | 高達$120,000 |
Q:供樓扣稅年期要連續使用嗎?
A:不需要。扣稅年期可連續或不連續使用,由納稅人自由決定想要申請的年度。
Q:如何使用供樓利息扣稅額才可慳到盡?多少按揭額可用盡扣稅額?
A:視乎該年的供樓利息是否可用盡10萬至12萬扣稅額上限。當中亦受不同因素影響,包括息率水平及走勢、按揭餘額及年期、換樓計劃、入息狀況等。
假設以現時市場主要按息4.125%計,按揭貸款餘額約$245萬,已貼近用盡一年扣稅額。按揭利息計法是息隨本減,供樓初期的利息比例較高,以上例子的第二年利息約減少2%。
Q:剛上車人士應該現在用? 或者留待稍後用?
A:對於上車人士來說,由於按揭以息隨本減方式計算利息,剛開始的數年按揭利息比例較高,可以用足扣稅額的機會亦較大。
由於納稅人享有長達20年扣稅期,如果希望減輕當前稅務負擔,不妨可以先申請有關扣稅優惠。
Q:如果扣稅年期快將用盡,如何決定是否繼續使用餘下扣稅年期?
A:業主可按實際財務情況及置業計劃決定是否使用扣稅額
假設剩餘按揭額$200萬、尚餘10年還款期、按息以4.125%計算,一年按揭利息約$79,404,並未可用盡$10萬扣稅額。
相對於現時新造按揭平均按揭貸款$500萬、按揭年期30年,同樣按息以4.125%計算,首年利息支出約$204,634,可用盡$10萬基本扣稅額。
如果業主打算短期內將換樓,所需要的按揭額就會較大,用足扣稅額的機會亦會提高,所以供樓利息扣稅的配額可以留待之後換樓再用。
例子
舊有物業 | 新造按揭 | |
貸款額 | $200萬 | $500萬 |
還款期 | 餘下10年 | 30年 |
每年利息 以按息4.125%計算 | $79,404 | $204,634 |
扣稅結果 | 未用盡$10萬扣稅額 | 可用盡$10萬扣稅額 |
Q:供樓扣稅額是否只限自住物業?有什麼限制呢?
A:是。
使用供樓扣稅額的條件是物業必須已是納稅人的主要居所,如果按揭物業屬於樓花,並未供入伙居住、又或物業屬於工商舖類別,均不可用作扣稅。
Q:轉按物業的按揭利息可以扣稅嗎?
A:可以,但只計轉按後非套現的按揭利息。
近年流行轉按套現或現契物業套現,如果轉按後50%貸款額屬於主要居所的按揭,其餘50%貸款額屬於套現出來的資金,以用作投資或其他用途,那麼業主只可計算一半按揭利息作為扣稅額。
Q:車位的按揭利息可以扣稅嗎?
A:可以,但只限位於自住物業內的自用車位,須配合該自住物業一同申請「居所貸款利息」扣減,獨立持有的車位的貸款利息不會被接納。
Q:兩夫婦物業可怎樣扣稅?
A:以單人持有物業,可得到最高扣稅額。
單人持有物業的業主可自己一人用盡$10萬基本扣稅額;若是以聯名方式持有物業,不論按揭供款是否只由一人負擔,每人可扣除之款額分別只限於$5萬。至於兩夫婦各自擁有一所物業,卻不等於兩人皆可使用$10萬扣稅額,原因是兩夫婦被視為只有一個共同住所,故此仍只有其中一個物業之按息可用作扣稅。
Q:如果物業以子女名義持用,父母又可否填報該物業之按息作扣稅之用?
A:不可以。
對於現時首置業主年輕化,由父母購買單位,子女名義持有物業,按揭供款由父母支付,但「居所貸款利息扣除」的扣稅額只供按揭物業業主(子女)申報,故上述例子的父母不可使用有關扣稅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