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议息结果后评析
美国重启减息0.25厘符预期 料年内续减息 今年减幅或达0.5厘至0.75厘
中原按揭王美凤:
汇丰减P 0.125厘 本港按息及H按封顶息跌至3.375% 料年内降至3.25%
料年内P再减0.125厘完成减P周期 但减息期延续 未来按息续跌
美国联储局凌晨宣布2025年第6次议息会议结果,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通过下调联邦基金利率0.25厘至介乎4厘至4.25厘,是于去年12月以来再重启减息,符合市场预期。具指标性的汇丰银行宣布下调最优惠利率(P)0.125厘至5.125%。中原按揭董事总经理王美凤指出,美国减息0.25厘符合市场预期,尽管近月拆息回升,但拆息水平仍低于美息1厘,加上息率仍处下行,年内美息仍较大机会进一步下降,促使银行可同步减息,基于去年银行已提速减P累达0.625厘,银行是次减P幅度少于美息,汇丰银行下调最优惠利率(P) 0.125厘具指标性作用,料其他银行将陆续跟随。 目前H 按息以P按为基准之封顶息率计算,银行减P令目前新按及供楼人士的按息均可同步下降,P下降0.125厘后,市场按息由3.5%减至3.375% (以H+1.3% 封顶P-1.75%(减息前P:5.25%)计,供楼负担有所减轻。
本地息率方面
王美凤表示,目前H 按息以P按为基准之封顶息率计算,银行减P令目前新按及供楼人士的按息均可同步下降,P下降0.125厘后,市场按息由3.5%减至3.375% (以H+1.3% 封顶P-1.75%(减息前P:5.25%)计,供楼负担有所减轻。
王美凤续指,目前银行减P后市场按息跌至3.375%,预期年内美国续减息,料年底前银行进一步减P 0.125厘,届时市场按息将进一步降至3.25%。港P在对上一次加息周期大幅度未有跟上美息加幅,加幅合计只有0.875厘,是次减息周期港P减幅亦会少于美息,银行减息不只是P,而是存贷息率,去年银行已减P累达0.625厘,料年底前银行进一步减P,即今年减P料共达0.25厘,届时银行基本活期存款息率将降至近零水平,存息已减无可减,故此相信年底前减P周期完成,接下来按息何时进一步回落需视乎未来拆息回落步伐及幅度。按照现时H按封顶息水平,当未来1个月拆息跌至低于1.95%,按息将会跌穿封顶息而进一步下降。
王美凤预期,年底前市场按息将进一步降至3.25%水平,减息周期持续,年内及明年美国进一步减息,美息下跌将逐步推低港元拆息水平,预期与楼按相关的1个月拆息将逐步回落至2厘多水平,明年本港拆息随美息跌势将进一步下跌,本港按息料可进一步回落。
以下其他因素亦反映银行跟随减P因由:王美凤指出,尽管近月港元拆息回升,但与美息差幅仍达1厘,加上今年银行贷存比率处于15年低位,反映银行平均资金成本的综合利率亦持续回落,反映银行有条件进一步跟随美国减息。再者,今年本港银行存款增长理想,而近月活期及储蓄存款明显增加而定存减少,银行倾向减息削减资金成本亦属合理。
美息方面,中原按揭董事总经理王美凤指出,去年美国减息共1厘后,今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维持于4.25%-4.5%约9个多月后,决定重启减息0.25厘至4%-4.25%。尽管美国通胀率稍为回升,但劳动市场发展放慢,并认为通胀影响或属短暂,美国决定重启减息周期。是次联储局会议当中官员分岐颇大,相信未来经济表现尤其就业、通胀等数字左右减息步伐,料年内会议美国会再减息,今年美国减息幅度累计或达0.5厘至0.75厘。
楼巿影响方面
存息将归零推动资金流向具潜在升值力的楼市
王美凤表示,今年楼市表现持续靠稳向好,市场上不同的置业需求包括用家转租为买、上车或换楼、长线投资者买楼收租、趁低吸纳、以及来自来内地或海外买家置业者均有所上升,买家入市信心增强。目前按息下行存息将归零,推动资金寻出路,近月银行体系之活期及储蓄存款额明显增加而定存额减少,反映多了市场资金正从定存流向其他投资工具又或预期更高回报的市场,现时银行亦随美减息,令买楼及正在供楼人士的供款负担得以减轻,按息于年内续跌,拆息于年内及明年亦将继续回落,相信吸引更多资金流向具潜在升值力的楼市,料楼市走势持续向好。
减息0.125厘 30年期月供减1.5% 平均按揭额450万每月供款减$312 利息减$469
王美凤表示,目前H 按息以P按为基准之封顶息率计算,银行减P令目前新按及供楼人士的按息均可同步下降,P下降0.125厘后,市场按息由3.5%减至3.375% (以H+1.3% 封顶P-1.75%(P:5.25%)计;举例,以贷款额$100万、30年期计算,减息0.125厘后H按封顶息3.375%计,每月供款由$4,490减至$4,421,每月供款减少69元或1.5%,以目前新造按揭平均按揭额约$450万计,减息0.125厘,每月供款由$20,207减少至$19,894,节省$313 (1.5%),利息支出减少$469,减P有助供楼人士及置业上会人士减轻供款负担,为本港楼市叠加利好因素具支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