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按揭樓按巿場回顧及前瞻 -《巿道篇》
17/09/2021
料2019年新取用按揭金額料微增至3,450億為歷史新高
料2020年新取用按揭達8萬宗 金額達3,350億歷史第三高
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指出,今年樓按市場2019年交織着好淡因素,上半年樓市氣氛轉好,年初至3、4月份,市況由回穩急速轉旺,但及後中美貿戰一度轉為緊張;下半年受中美貿戰僵局及連月本地政治運動困擾,雖然銀行上調按息,但10月份出現放寬按保及銀行減P利好因素。上半年按揭申請量持續按月逾萬宗,下半年涉及二手交投的按揭量逐步下跌,惟基於按揭調整帶動轉按尾班車,整體按揭申請量因而未有大跌,但隨着轉按尾班車影響消退,按揭申請自9月起跌穿萬宗水平。總結全年,王美鳳預料2019年新取用按揭宗數將較去年略減3%至84,000宗,但由於平均按揭額上升,料全年取用按揭金額可達3,450多億元,與去年相若及微增0.3%,金額為歷史新高。
預測2020年,王美鳳認為,明年影響樓按市場發展的不確定性因素包括中美貿易談判進程、社會運動發展、經濟下行風險等,故此實際連帶性影響仍有待觀察。若社會氣氛回復,相信累積購買力可帶動樓市重拾動力,而在轉好氣氛下新按保修訂及低息環境對樓巿仍帶支持作用。然而,轉按息率及回贈優惠已較以往遜色,轉按數量減少亦對整體按揭貸款量構成影響。預期2020年新取用按揭宗數略減4.8%至80,000宗,新取用按揭額則達 3,350億元,較2019年微跌2.9%,按揭數字雖跌但仍屬理想水平,預測金額數字為歷史第三高。
轉按市道
轉按尾班車效應 料2019年新批轉按金額達1,450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王美鳳指出,今年6月份開始銀行接連數次調整按揭優惠,由於銀行調整步伐及加幅並非一致,隨即掀起轉按尾班車申請潮,帶動轉按數字遞增,其中7月份新批轉按金額按月大幅增加近3成(29.2%)至184.6億元,金額創歷史新高,新批轉按亦增加3成至4,865宗,創下9年新高。綜合金管局住宅按揭統計數字,今年首10個月新批轉按金額達1,27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2%,創同期歷史新高,料全年新批轉按金額可達1,450億元水平,超越去年數字,並再刷歷史新高紀錄。
轉按誘因減 料2020年新批轉按金額回落
9月份大型銀行進一步調整按揭優惠後,其他銀行已逐步跟隨,調整後之轉按息率高於目前部分業主供樓利息,加上不少銀行已削減轉按現金回贈,轉按誘因已減弱,轉按申請減少下,預料明年轉按貸款量將回落。 王美鳳指出,過去數年採用發展高成數一按的買家,在低息蜜月期屆滿後,轉按至低息按揭可免負擔貴息,再加上新按保修訂後樓價上限增加,部份業主轉按門檻降低,可帶動轉按需求;但由於有關轉按申請量佔整體不高,料明年新批轉按金額仍會出現負增長。
按保計劃變化
放寬按保樓價上限發揮助上車作用 按保申請增加逾倍 平均按揭成數將回升
按揭巿道方面,王美鳳表示,政府放寬按保樓價上限後,有助用家透過按保以低首期上車,按保申請個案顯著增加;根據中原按揭客戶申請個案,按保申請宗數由按保修訂後(10月16日)至今(12月16日),對比8至9月份同期增加1.1倍,按保佔按揭申請比例由31%增加至50%,比例佔半數。9成按保佔整體按保申請達49%,9成以下有51%,申請新按保佔大多數,佔整體按保比例高達88%。王美鳳指出,按保修訂前,9成按保僅佔按揭申請3%,原因是過往9成按揭樓價上限僅400萬元,9成按揭使用率甚低,未能真正幫助用家;現時按保使用率明顯上升,相信主因是按保修訂後之樓價貼近回現實水平,有助用家上車自置物業。
根據上述中原按揭個案數字,9成按揭當中,用新按保範圍佔98%,8成按揭當中用新按保佔72%。而按保申請當中,二手佔77%,一手佔18%,轉按佔5%。
按揭比率上升至48% 按保修訂下按揭比率未來將續升至逾50%水平
王美鳳表示,自政府於10月中推出按保修訂,買家使用按保置業上會的比例增加,一度刺激二手交投回升,根據金管局住宅按揭統計,10月份按揭比率(即平均按揭成數)按月增加2.1%至48%,為本年新高數字,根據中原按揭客戶個案,按保修訂後(10月16日)至今(12月11日),按保佔按揭申請比例由31%增加至51%,由於高成數按保比例上升,王美鳳預料將帶動未來按揭比率續升。王美鳳解釋,在樓按措施下,一般按揭成數僅達5至6成,而二套房按揭之成數需降低1成,相信按揭比率不會因此急升,平均按揭成數料升至逾50%水平。
按揭計劃
H按主流優勢大致未受影響
王美鳳表示,今年初銀行調整H按的封頂息率與P按息看齊,調整後H按息不會因為拆息波動而高於P按息,在這個保障優勢下,H按選用比例在上半年穩步上升,由3月份起企穩在超過84%以上佔比水平,確定主流按揭地位。
金管局最新10月份數字中,H按選用比例回落1.5個百分點至84.6%,而P按選用比例則輕微增加0.7個百分點至12.4%。王美鳳指出,銀行在下半年陸續上調新造按息後,個別銀行提供之P按息優於H按息,故吸引部份用家改用P按,令P按比例稍為增加,但由於大部份銀行調整新造H按息與P按息看齊,料未來H按主流優勢大致未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