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資產住宅按揭統計 (2018年第4季)

27/09/2021
Cover
Cover

 2018年第四季錄262宗負資產 消失七個季度後首重現

中原按揭王美鳳:樓價高位回落1成所致 相信不會廣泛出現
 
     香港金融管理局今日公布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的最新調查結果,受訪認可機構在2018年第4季錄得262宗負資產個案,涉及金額11.89億元,終止7個季度錄得零負資產。中原按揭經紀董事總經理王美鳳表示,估計主要涉及採用按揭成數較高的銀行職員以及少量剛上會選用9成按保貸款的個案,因為樓價由高位平均下跌約1成,分佈在各區屋苑跌幅有差幅的,部份單位跌幅已達1成半,導致少量採用9成按揭的業主或9成以上按揭的銀行職員個案跌入負資產界線。王美鳳預期,近期新盤帶動樓巿氣氛好轉,二手屋苑樓價在回落一成左右亦已見承接,今年第一季樓價跌幅已見放緩,因此相信2019年第一季負資產數字即使增加,增幅亦只是輕微。
 
     王美鳳表示,近年即使選用高成數按揭的買家,礙於措施關係,以選用8成按揭為主,基本上樓價下跌超於兩成以上這些用家才有可能成為負資產。加上目前按揭槓桿率仍處於接近歷史低水平,平均按揭成數僅為46.3%,遠低於03年負資產高峰期時之65%,相信負資產不會廣泛出現。
 
目前業主持貨力強 負資產對樓巿影響不大
 
     王美鳳指出,由於負資產是指物業的當前市值低於未償還之按揭餘額,對於早於去年已入市的業主來說,由於樓價水平較現時低,加上已清還部份本金(一般按揭供款兩、三年後已減少按揭餘額達6%至10%),成為負資產機會亦較低。此外,目前承造高達9成按揭人士必須是首次置業、固定薪金及供樓佔入息比率低於45%,屬還款能力強的人士,故此即使物業成負資產,只要不出現斷供,對業主本身及整體樓巿均影響不大。
 
標籤:
計算機
線上-立即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