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息十年低位 供樓負擔減輕了多少?
07/09/2021
今年樓市造好,樓市交投對比去年出現明顯增幅,樓價亦持續上升,於今年8月份創下歷史新高。不少人指出今年支持樓市的因素主要是:社會秩序回復後釋放積壓需求、經濟在疫情受控下好轉、充裕資金環境、新盤熱賣帶動入市信心等,當中,物業按揭息率下跌亦是其中一個利好樓市的因素。
今年銀行同業拆息延續去年跌勢,與樓按相關的1個月拆息於8月份跌至十一年半新低水平,錄0.0627%,拆息下跌直接推低H按息率,以現時市場計劃HIBOR+1.3%計,按息低至1.36%,屬於十年來低水平。由於現時供樓業主普遍使用H按,H按選用比例高達近97%,H按息下跌意味可減輕廣大業主的供樓負擔。以現時銀行批出之平均按揭額500萬元及25年還款期計算,以近日H按息約近1.37%計,每月供款約$19,684,當中高達71%($13,992)屬於本金,僅29%($5,692)屬於利息支出,你已可想像,在現時超低息環境下,置業上會成本是相當低廉,供平過租的情況亦甚為明顯。按息已由去年初約2.5%跌至今年初約1.46%,今年按息再進一步跌至近日約近1.37%,業主每月供樓金額中的利息支出實質上已較去年減少高達45%,上述例子計,每月供款中的利息減少達$4,725,而每月供款減少達$2,747。
香港低息環境已持續逾十年,或有人認為息率對樓市已起不了作用,而且,按揭還款期長達20至30年,上會時低息不等於五年後仍低息。沒錯,長期低息環境已令買家習以為常,對現時樓市未至於有着很大刺激推動;但低息水平仍一直有着利好樓市的作用,低按息有利降低每月供款,買家亦可較易在上會時符合供款能力要求。值得提及的是,即使去年按息高達2.5厘,其實已屬於甚低息水平,2003年沙士期間之市場按息同樣是2.5厘,當時已是歷史上最低按息水平。
那麼,按息由去年之2.5厘再降至現時約1.37厘,相信不少供樓或置業上會人士都察覺到供款負擔確是減輕了。
上文轉載自經濟日報地產站專欄
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