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息跌至新低 为何入息要求不变?

07/07/2021
Cover
Cover
   环球宽松货币政策下,加上本港金融市场活跃,资金持续流入本港寻找投资机会,最近银行体系结余已增至逾$4,500亿创下历史新高,较今年首季约$540亿水平已达多倍增幅。银行结余重返高度充裕水平,银行同业拆息在季结及新股集资这些短期因素过后,与楼按相关的1个月拆息于11月12日跌至0.12%近10年新低水平,较10月份高达0.46%大幅回落。最近银行楼按取态渐转积极,加上银行开始部署明年按揭目标贷款额,新批按息出现掉头回落,市场上按息由H+1.5%下调至部分低至H+1.35%,换言之,拆息下跌加上银行略减按息,令实际按息由9月份高达2%降至现时低至1.47%,创下逾9年新低。
 
银行结余破顶 拆息近10年低位
 
   既然银行结余创新高,拆息亦会创新低吗?港元拆息主要受港元供求及美息走势所影响,现时港元拆息已贴齐美息水平,拆息可再跌的幅度理应不大;然而,过往有些时候港元拆息更低于美息,这点我们得留意银行贷存比率。贷存比率愈高,意味银行可放贷的资金已趋向紧张,相反比率愈低,可放贷的资金尚有甚多,银行便通常会较积极以低息吸纳贷款。2015年第四季银行结余增至逾$4,000亿水平,1个月拆息徘徊于0.2%至0.24%,当时之港元贷存比率约于78%水平。2009年第四季至2010年首季,1个月拆息曾低至0.05%至0.07%历史低水平,当时银行体系结余约$2,000亿至$3,000亿,但港元贷存比率跌至介乎69.1%至73%,当时银行楼按竞争相当激烈,按息徘徊H+0.7%,甚至一度低至H+0.65%,实际按息低至0.72厘。再看看去年银行开始上调按息及削减按揭优惠,除了因为银行结余降至$500多亿,港元贷存比率亦连月高达90%水平。港元贷存比率于今年9月底为85.2%,很大机会于10月份有所回落,拆息于短期内及接近年底前较大机会仍处于现时超低水平,持续多久视乎港元供求情况、银行结余水平是否可维持以及季节性因素等。
 
以P按作压测 按息跌仍难多借
 
   虽然早前银行楼按取态开始好转,但拆息现时跌至近10年新低,按揭利息收益转跌,需留意银行会否有压力再度调整按息。2011年银行出现加息潮,按息竞争白热化导致按揭利润过于微薄,银行曾六度加息以扩阔息差,由低至H+0.7%逐步上调至H+2.3%。去年银行欲扭转回赠过高,按揭客户转按频繁局面,大幅削减按揭回赠;今年上半年银行欲进一步改善按揭利润,再度上调新批按息,直至下半年楼按取态改善而略减按息。现时失业率升至6.4%之16年新高,劳工市场存在隐忧,加上政府保就业二期计划亦快将结束,银行纵使回复较积极取态,但警觉性将会提高,较佳的按揭息率及优惠较倾向提供予工作前景保持稳定、收入稳定及信贷纪录良好的申请人。
 
   本港低息环境延续,让供楼业主享有低成本按揭,现时之按息较年初约2.5厘减幅达1厘,利息支出减少达40%,用家应可明显感到供款负担得以减轻。既然按息下跌,利息支出大幅减少,用家应可按照现时入息水平借取更高按揭额?事实却并非如此。以例子说明,买家原本准备购置一个$1,050万之单位,基于今年按息下跌,他准备买入一个$1,200万之单位申请5成按揭,贷款额$600万,按揭年期30年。以银行现时按息低至约H+1.35%计,月供约$20,620,以按息加3厘即约4.5厘计算压力测试,基本月入要求为$50,670;但可惜,即使买家月入达$53,000,银行仍没有批出按揭,买家细问原因,才发现H按之压力测试需以P按之封顶息率加3厘(即现为5.5厘)计算,基本月入需达$56,780或以上。换句话说,虽然按息确实下跌,月供亦减少了,所要求的入息水平却没有因此下降,基于拆息波动性大,银行一般以P按之封顶息率作为基准计算还款能力,由于P及P按息均没有下跌,故此借款人仍需以现为2.5厘之P按封顶息率计算入息水平,而非H按息约1.5厘,这点借款人需多加留意。
 

上文转载自经济日报置业家居楼市讲场专栏
中原按揭董事总经理王美凤
标签:
计算机
线上-立即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