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角度看「供平过租」
23/06/2021
「供平过租」字眼上意思是供楼平过租楼,现时市场上是否就是每月供款平过每月租金?先看看近年楼价对比租金的升跌走势,现时平均楼价较三年前约有近6.5%升幅,而现时平均租金较三年前约有近6.5%跌幅,一升一跌,租金明显追不上楼价升幅,照道理现时楼盘不一定就是「供平过租」。然而,三年前之按息约为2.15厘,现时则为1.39厘,利息跌幅达35%,减轻了供款负担,这又应如何比较?
其实,有时市场上提及之「供平过租」还是「租平过供」只是不同计算上的参考数字,以现时屯门市中心一个热门屋苑的两房单位为例,以700万元放售,又或以$14,500放租,若以过往市场爱用的基准:7成按揭、20年还款期计算,每月供款是$23,398,明显是「租平过供」;然而,若按照现时楼按措施的基本6成按揭及较多人选用的30年还款期计,每月供款急降至$14,274,那便与上述租金$14,500相若,变成「供等同租」。心水清的人会即时提出,那主要是资金充裕的人能多付首期的效果,对的,供楼与租楼不是单单每月金额的比较。
事实上,买楼还涉及首期及置业开支如厘印费、差饷、地租(部份物业无需地租)、管理费等费用。然而,租金属于纯支出,而在供楼金额中,一部份是利息支出,另一部份则属于本金。现时按息处于超低水平,实际按息约于1.39厘十年来低水平,按上所述之每月供款: $23,398及$14,274,利息仅占24%(20年期)或34%(30年期),利息支出仅分别为$5,676及$4,865,余下全属于本金。置业者可坐拥资产价值,若纯以支出作比较,现时超低息环境下,按息支出低于租金约66%,这角度下的「供平过租」其实明显。当然,正如上述,置业恒常开支尚有差饷、地租、管理费,经计算后(差饷宽免计算在内),这些费用的每月平均开支约$2,100,连同上述按息支出计算,仍低于租金支出达52%。
虽然从上述角度看,「供平过租」明显,但是,供楼与租楼从来不就是简单比较每月供款和租金,而是需作全盘考虑包括首期及开支的比较及预算、还款及持货能力、对后市的看法、长短线换楼计划,以及流动资金对比资产价值等。
上文转载自经济日报地产站专栏
中原按揭董事总经理王美凤